在大鳥居苑用完早餐後,前往隔壁的靈山寺,四國遍路第一番靈山寺是許多旅人安排德島行程時會加入的寺廟,後方的大麻比古神社的主祭神為大麻比古神和猿田彦大神,神社以消災和守護交通安全而聞名,也被稱作是四國遍路第0番。

四國遍路
在四國旅遊會發現許多關於四國遍路的資訊,從隨處可見的第幾寺路牌到弘法大師相關的展覽等,自駕時路邊常見穿著白衣、戴斗笠的遍路行者,人們追隨弘法大師的修行之路前行,穿梭在市區、林道中,1200公里的路程,88間環繞四國四縣的寺廟,吸引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來到四國。

靈山寺
建造於1428年的多寶塔。

櫻滿開的靈山寺境內,來往的參拜者非常多,加上後來的兩台的遊覽車滿滿都是人,參拜者會到照片中的本堂誦經後再到大師堂,最後是納經所的御朱印。



第一番的靈山寺像是新手村一樣,販賣各種朝聖者裝備,官方指南建議最少穿著白衣及手持金剛杖,方便其他人辨識為遍路朝聖者,給予更多的協助,在商店處剛好遇到坐遊覽車來車遍路的旅行團,四國遍路不限形式,從最原始的徒步、到自行車、開車,甚至是跟團,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斗笠、白衣、念珠、輪袈裟、金剛杖、納札、納經帳,各種遍路裝備商店內一應俱全,旅行團的長輩每個人都像在大採購,還在討論金剛杖要買什麼圖騰,畫面意外的有趣。




寺務所旁的發心鳥居,對應著四國遍路四個階段,發心的道場(德島)、修行的道場(高知)、菩提的道場(愛媛)及涅槃的道場(香川)。

大麻比古神社
離開靈山寺前往後方的大麻比古神社,在地圖上意外發現這個神社的鳥居和本宮之間的距離非常遠,原來這裡是古阿波國的一宮(德島地區官方認定最大的神社),據說古時候的四國遍路朝聖者在出發前會先到此處祈福一路平安,因此又被稱作四國編路第零番,在第一番的靈山寺之前。

開車通過紅色的巨大鳥居後,超級長的石燈籠參道通往停車場,雖然目前看起來沒什麼人,但是在新春參拜的時候,德島和淡路島周邊會有數萬人進入此處參拜。


手水舍後方的御神木是楠樹,樹齡已有千年以上,目前是德島名門市的天然指定紀念物。這次旅程中的三個一宮(德島、高知、愛媛),境內都有許多千年神木,靠近一看非常壯觀。



大麻比古神社本殿和一旁販售御守及御朱印的社務所。


除了神社的參拜以外,別錯過後方的德國橋和眼鏡橋。


眼鏡橋建築在藍的很神秘的小池塘上,可以走到這個迷你橋上方拍照,相對於德國橋已封閉無法通行,眼鏡橋和德國橋都是建立由德國人建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人佔領中國青島,日本進攻青島後將千餘名德國戰俘安置於目前神社附近的坂東戰俘營,思鄉的德國人建造了這兩座橋,相關的史料到周邊的德國館會比較詳細,

丸山稲荷社入口處鳥居。

兩座橋梁皆為德島縣指定文化財產。

走上階梯的丸山稲荷社。


後記
早上走了四國八十八寺的第一番-靈山寺和阿波國一宮-大麻比古神社,兩個都是指標性的宗教建物,只能說我還是喜歡神社多一些,少了佛寺中的青煙裊裊,神社多了許多綠意,不論如何,走訪知名的靈山寺時,可順遊後方的大麻比古神社,在阿波國最大的神社祈福旅遊平安。
2023年四國自駕一個月遊記連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