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全台第一座鱈魚香絲觀光工廠,快來體驗鱈魚香絲DIY製作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全台第一座鱈魚香絲觀光工廠,快來體驗鱈魚香絲DIY製作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是位於林邊鄉的鱈魚香絲觀光工廠,可付費體驗鱈魚香絲diy及參加免費導覽,販賣部有許多水產加工品,店家於八八風災後轉型,是屏東為數不多的觀光工廠之一。

店家資訊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
地址:927屏東縣林邊鄉成功路122號
電話: 08 875 2229(導覽及鱈魚香絲diy需先預約 )
營業時間:08:00~12:00、13:00~17:00(中午午休一小時)

多次開車經過這條路,完全沒有發現有間觀光工廠,牆上的彩繪是不是該補漆啦!

鮮饌道 觀光工廠外觀

大門口無停車處,要再往前開一小段,這個入口應該是給遊覽車團客直接下車進入。

鮮饌道

看到顯眼的魚停車場標示牌轉入停車,車子記得要開到最底再停,會從觀光工廠的後方進入,可以少曬一些太陽。

鮮饌道 停車場入口

導覽前簡報

進入鮮饌道觀光工廠後,服務人員很熱心地詢問是否要聽導覽解說,引導至簡報室看影片,影片中大約介紹工廠代工品牌及品牌沿革,還有大量八八風災淹水時的照片,2009年的風災讓工廠一樓機台幾乎全部報銷,也成為轉型成觀光工廠的契機。

鮮饌道導覽影片觀看區

整個場地的配置,有種回到二十年前視聽教室的感覺…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導覽影片

園區導覽

影片後由導覽人員接手,一樣是介紹工廠沿革,導覽員解說非常清楚且活潑,雖然只有三個聽眾,還是有有獎徵答要仔細聽,忘記回答什麼問題,獲得小包鱈魚香絲。

「遭遇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全廠淹沒,同年11月含淚復工」,寫在解說牌上短短的一句話,背後應該有說不完的故事吧!

鮮饌道觀光工廠成立解說

海底隧道兩旁有許多常見的加工魚類,除了常見的烏魚子外,油魚子是市面上比較少聽到的商品,其實辦桌時如果看到很寬一片的烏魚子就有可能是油魚子,導覽員說他自己也沒吃過,聽說是好吃到商家製作完就自己吃光光啦!

鮮饌道常見魚類說明
鮮饌道海底隧道

接下來是新舊製程的變換,早期製作鱈魚香絲必須經過殺魚、分離魚漿、攪拌、手工成型、日曬等手續後製成作品,要是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在地上處理魚貨已不符合食安規範,而日曬步驟除了會沾染沙塵外,也需要看天吃飯,因此逐漸改變為現代化的製程。

鮮饌道古法製作鱈魚香絲說明

現在的做法是從國外進口魚漿(圖中魚漿在網路上搜尋來自印度),省去前期魚貨處理工序,直接進入調味、成型、脫水乾燥,日曬流程也磚變為輸送帶烘烤,半自動化流程結束後再以人工裝箱。

鮮饌道 新製程

導覽路線上可見當時風災泡水損壞的機具。

鮮饌道 八八風災泡水機器

導覽的最後一部分是介紹捕魚工具,導覽員手中拿的工具是魚簍,利用魚蝦的習性,讓他們進得去,出不來,而後方的電視顯示目前工廠上方太陽能板的發電量。

鮮饌道魚簍

鱈魚香絲手工DIY

整個觀光工廠最大的賣點就是鱈魚香絲手工DIY,假日分為上下午場讓散客參與體驗(10:00、14:00),每人200元,因為抵達時已經是11點,無緣參與活動,只能看著座位上的小弟開心吃著自己做好的鱈魚香絲,另外團體參加手工製作活動只要滿20人就可以先預約時段,聽說當天下午有一團80人的大團。

鮮饌道鱈魚香絲DIY烤盤

魚漿鋪在烤盤紙上方後進入烤箱輸送帶烘烤,看起來像是飯店早餐烤土司的機器。

鮮饌道鱈魚香絲DIY烤箱

定型後進入製麵機將鱈魚香絲片攪成條狀,大功告成。

鮮饌道製作鱈魚香絲機器

觀光工廠內還有設置幾個拍照點,但整體來說空間並不大。

鮮饌道入口
鮮饌道參觀導覽動線圖

販賣部

結束導覽後開始購物行程,主要販售的是鱈魚香絲及魚鬆類的水產加工品。

鮮饌道 販賣部 (1)

台車上的糙米餅是無添加的食品,原料只有糙米一樣,工作人員說小朋友也可以安心食用,一包50元。

鮮饌道海洋食品文化館|全台第一座鱈魚香絲觀光工廠,快來體驗鱈魚香絲DIY製作 1

除了糙米餅還買了墨香燒,純粹是因為顏色很特別,但是在口味上吃不太出跟一般口味的差別。

鮮饌道 墨香燒
鮮饌道 (20)

鯉魚旗造型包裝裡是一大片的鱈魚片,不同顏色口味不同,吃完後包裝經過剪裁套在棍子上就成了真的會隨風搖曳的鯉魚旗,非常可愛的設計。

鮮饌道 鯉魚旗鱈魚香絲

FB打卡或是Google評論可至櫃台換取小包鱈魚香絲一份。

鮮饌道 打卡送的鱈魚香絲

後記

鮮饌道觀光工廠內展品不多,比較有特色的是鱈魚香絲DIY製作,建議到大鵬灣可以順遊到這裡,單純聽導覽加上差不多半小時就結束,對鱈魚香絲DIY有興趣可以先電話聯絡店家。

更多屏東景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