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屏東農科水族館你可能沒聽過,但是你一定有看過國道三號旁的PABP大型招牌,觀賞水族展示廳位於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起源於農委會為推動觀賞水族教育而建立,觀賞廳內有非常多由當地水族業者協力維護的淡海水觀賞魚蝦,結合周邊觀光藥廠可進行非常充實的一日遊。
展示廳外強烈的點點風格作品為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唯一戶外的魚造景作品。

票價及開放時間
- FB:屏東農科園區觀賞水族動物展示中心
- 全票50元
- 團體票40元(20人以上)
- 優待票25元(6歲以上學生及兒童、65歲以上長者【假日】)
- 免費入場(身心障礙者、志工卡、6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長者【平日】)
-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每周一休館。
大廳白色的圓蓋像是門口魚藝術品的延伸,魚鱗狀的排列也能拍出一番童趣。

搭乘電梯前往展示廳所在的三樓。

電梯們一開,昏暗的場景中帶著一些藍色燈光,地上依然有圓形泡泡裝的裝置藝術。


名牌旁掛的一整排都是觀賞魚的攝影作品。

黑斑點的黃色裝置藝術同樣是草間彌生的作品,離開水族展示廳別忘了前往停車場另一側的步道旁拍照。


錦鯉
一般提到錦鯉總會聯想到公園水池裡的有著彩斑的觀賞魚,沒想到竟然會有全白且帶著像鬥魚長尾巴的錦鯉,泳姿宛若白色舞衣劃過,非常難以言喻的奇妙。


前鰭吻鮋
隨著水波搖曳的珊瑚旁為常見的有毒魚類,全身帶刺的獅子魚是在墾丁船帆石一代浮潛時的常客,籃子色燈光下顯得為透明的是前鰭吻鮋,外觀看起來可以直接加入戽斗星球轉蛋系列,移動時用兩個鰭跳啊跳,喜感十足。



五彩鰻
玩過動物森友會的朋友們,對於五彩鰻應該都不陌生,現實生活中的五彩鰻還是很像漫畫裡會出現的生物,體色會從幼魚的黑,轉成年的藍色,最後變成老年的黃色。



獅頭金魚
金魚觀賞池中有許多不同品種的金魚,其中長得最逗趣的就是戴著帽子的獅頭金魚。

鱟
長得像戴鋼盔的神祕生物是鱟(ㄏㄡˋ),記得小時候曾經在高雄興達港看過,目前台灣只剩下金門、馬祖兩地較多,因數量稀少被多國列入瀕危名單,從四億年前恐龍還沒出現在地球前就有鱟的存在,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透明的水槽由下向上拍,像是異形電影裡的怪物。

翻身完全爬不起來,透過夥伴們的協助慢慢翻正。

小丑魚
藍色燈光下的區域是各種品種的小丑魚,與海葵共生的小丑魚在電影海底總動員上映後成了世界各地觀賞魚的新寵兒,主要以黑、白、橘、紅,搭配不同形狀的條紋及斑點。


從小丑魚前往觀賞魚區的走道上會經過一區水母池,各式水母漂浮在水在,像是太空的無重力空間般,非常療癒。


觀賞蝦區
就算不懂蝦也可以再這裡看上好一會兒,觀賞蝦在魚缸內非常迷你,為了方便遊客觀看,每個魚缸旁都貼心的提供放大鏡讓你看個夠。

紅色帶狀條紋的是清潔蝦,可以協助清除其他動物身上的寄生蟲,也被稱為魚缸內的清潔隊。
穿白長襪的白襪蝦。



觀賞蝦的顏色多到很神奇,金黃、藍、黑、紅都有。






充滿仙氣的神仙魚,特殊的品種和顏色可是要價不斐,一隻五萬元以上…

弱電魚也被稱為是黑色幽靈魚,在野生環境演化到視力幾乎退化,憑靠著微電流進行定位辨識獵物,泳姿非常怪異,像是彩帶飛舞。

肺魚
接下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肺魚,肺魚是自然百科裡的常客,生長在地球上的活化石,平時跟其他於一樣利用鰓呼吸,旱季時鑽入乾涸的河床下方土內,利用鰾當作肺來呼吸度過旱季,等待下一波大雨來臨。



六角恐龍
據說是神奇寶貝水躍魚原型的墨西哥鈍口螈,俗稱六角恐龍,因為有神奇的再生能力而成為許多科學家研究的對象,因為野生棲地遭受破壞,目前多是人工飼養。


販賣區
繞一圈大約一小時,如果像我們看得很仔細約一小時半,商店區販賣鬥魚及其他魚類周邊紀念品,還有飲料跟吐司。



投影幕上放映電視台訪問內容,介紹台灣觀賞魚養殖業的發展。

我的未來坐在岩石上
往停車場方向的裝置藝術是草間彌生的【我的未來在岩石上】,黃色造型在園區內非常醒目。

票根換好禮
離開農科園區前別忘了先到一旁的7-11農科門市兌換精美好禮,三張票根加上消費發票換了三支造型不同的扇子,


後記
超級推薦屏東農科水族館,雖然沒有像海生館裡有鯨豚等大型動物,但是水缸內的魚種類非常多,看起來都活動力十足,還可以看到活化石的鱟跟肺魚,50元絕對是值回票價!